联盟文件

您所在的位置:三明市职业教育»联盟文件

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19-01-16        访问次数:20982

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闽政〔2015〕46 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院校联盟建设的意见》(闽教职成〔2015〕54 号)、《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明政〔2016〕9号)和《三明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三明市“十三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业规划的通知》(明教职成〔2016〕253号)文件精神,三明市决定组建职业院校联盟,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探索区域内职业院校“集群发展”的办学模式,促进各院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现就组建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提出如下方案:

一、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立足服务三明经济社会发展,遵循“区域统筹、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的原则,发挥高职院校示范和引领作用。针对我市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推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群建设,实现三明市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促进三明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三明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建设基础

1.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保持稳定: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招生保持在1.2-1.5万人范围,目前,2所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突破1万名,16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下同)在校生达4.08万名,中职学校中千人规模6所、 3000人规模2所、4000人规模以上2所。

2.职业院校专业合作成效显著:目前6所中职学校与区内2所高职院校联合办“五年专”,合作专业数达8个,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3.职教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三明市职教园区于2014年8月开始建设,现已完成投资1.6亿元,园区内各种教学、实训、生活配套设施已逐步完善,3所中职学校4000多名学生于2016年9月顺利入驻园区,未来两年内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非医类专业也将全部入驻职教园区,职教园区内的学生人数将增至万人以上。

4.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落地:三明市公共实训基地于2016年8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首批公共实训基地培育建设项目,项目落地于三明市职教园区内,现已投资近8000万元,建成传统机械加工、高端数控设备、智能机器人、汽车检测与维修、物流操作业务以及食品加工烹饪等多个公共实训室。

5.联盟管理体制初步构建:经三明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7]7号)已同意实行职教园区由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托管的办学体制,同时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还兼任三明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为联盟体制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三、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建设目标

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是以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为龙头,三明市辖区内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为联盟成员单位。联盟各成员单位独立法人性质不变,办学层次不变,产权隶属关系不变,经费渠道不变。

职业院校联盟组建成立后,通过制定职业院校联盟章程,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积极推动联盟成员单位在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布局、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开发、师资培养、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交流,促进“做专、做特、做优”,打造一批紧贴三明产业发展需求,富有三明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力争在2020年前将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建成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联盟。

四、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的机构与管理

(一)领导小组

成立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局长担任组长,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和市教育局分管职业教育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其他中职学校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统筹协调职业院校联盟工作,审议推动职业院校联盟发展的规划、决策和工作安排,指导各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工作,协调各部门、跨部门有关事项,加强对有关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联盟建设工作。

(二)机构框架

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以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为联盟理事长单位,以福建三明林业学校、三明市农业学校、三明市高级技工学校(三明技师学院筹)等职业院校为副理事长单位,其余中职学校为理事成员单位。

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秘书长由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分管副院长担任,主持和协调联盟工作,副秘书长由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产学研处处长、教务处处长、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担任,负责联盟日常工作事务。

(三)管理与运作模式

一是试点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在个别中职学校成立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分校。分校校长由中职学校校长兼任,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二是针对我市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分别为由相关职业院校牵头成立财经商贸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工程建筑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智能制造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纺织服装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文化创意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人文教育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康复养生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由三明市高级技工学校牵头成立机械加工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由三明市农业学校牵头成立交通运输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和现代农业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由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牵头成立园林旅游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职业院校联盟各成员单位根据本校实际指定专人负责协调、联络、管理和运作等相关工作。

五、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的工作内容

(一)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院校联盟要加大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力度,对现行五年专学生的培养方案由“3+2”模式向“2+3”模式转变,即中职学校原来第三年安排顶岗实习的学生直接送到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学习;积极争取省厅对各地职业院校联盟的招生扶持政策,确定对接三明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质专业开展中职直升高职的工作;各市县(区)教育部门要根据辖区当年初中毕业生数的情况按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要求下达普高招生计划,严格执行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同时,市(县、区)教育部门、职业院校联盟各成员学校要积极动员辖区内学生参加春季高职招考时报考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其经济利益可由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和各成员学校协商解决。是否对接三明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须经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办公室审查确认。在职业院校联盟内市属公办中职学校或公办技工院校就读的且对接三明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全日制一、二、三年级在校生(含五年专学生),由所在学校据实申报,市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审核,市财政列入年度预算并拨付相应标准的生均公用经费。

(二)专业布局

职业院校联盟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在指导联盟各成员学校开设专业时重点围绕三明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对应的专业,并协调制定联盟内各成员单位相关专业五年建设规划,适应三明产业发展的需,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专业布局。

(三)课程体系开发

相关专业群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须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等。联盟成员学校对合作办学的专业实施中高职五年连读的课程设置,实现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避免高职和中职所学课程的重复。

(四)师资培养

职业院校联盟办公室要指导成员学校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把联盟成员学校教师培训纳入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师资培养计划,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成员学校担任共建专业带头人。联盟成员学校的专业教师在人事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师资共享,根据工作需要实行有效配置,跨校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人才的效益。联盟各成员学校教师通过联合开展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教学教研和理实一体化培训等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五)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联盟在建设三明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各成员学校各自成立联盟合作办学专业公共实训中心。根据合作专业办学需要,相互开放部分实训室作为成员学校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实现实训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提高实践资源的利用率。组建职业院校联盟实训中心专家评估小组,对联盟成员学校的实训中心设备采购等建设方案进行综合论证,确保职业院校联盟实训中心实训条件的合理利用。

六、经费保障

1. 从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中安排适当经费支持职业院校联盟建设。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生均经费要按要求达到教育部标准。职业院校联盟内市属公办中职学校或公办技工院校对接三明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按市政府核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以促进联盟成员学校进行专业设置调整,提高服务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市财政安排3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联盟启动资金,由职业院校联盟办公室提出安排计划,征得职业院校联盟领导小组同意后,专门用于职业院校联盟的开办和对接专业的内涵建设、师资培训及相关活动。

3.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厅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示范性职业院校联盟奖励资金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

七、绩效考核

高职院校帮扶和指导中职学校工作纳入高职院校的办学业绩重点考核内容之一;职业院校联盟章程规定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联盟成员学校办学业绩重点考核内容之一;联盟成员单位围绕三明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的相关专业,由职业院校联盟领导小组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成效显著的,给予相应的激励;推荐到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成员学校就读学生人数和占当年初中毕业生比例纳入市对县绩效考核的教育专项指标进行评估。


上一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职业院校联盟的通知


下一篇:>>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章程

 

 

TOP